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凛然中庭柏,气压千夫整。
风声答万壑,云色通诸岭。
材大难为工,甘与蓬蒿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珍重张公子,交情不我遗。
肯迂林下步,来贽袖中诗。
江树烟中色,丛梅雪外枝。
吟哦清绝句,一一可同时。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
凉影碎。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堆盘更美。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
任多刺。清胜莲房芡米。折腰情味如此。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
怀古里。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西风又起。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
绿剪一窗烟,夜漏如何许。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醉拍阑干起白鸥,登临不尽古今愁。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国江山独倚楼。
秃发凉风吹木叶,孤城落日下帘钩。海门不管兴亡事,犹送春潮打石头。
鞭影非惟示阿难,敲空作响孰知还。
当时未必皆良马,应妒清风起亦幡。
尽日山中行,谓是山中客。及逢往来者,总负兹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