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我有夙鸣枝,背作蛇蚹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当呼玉涧手。

一洗羯鼓昏。

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玉津园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玉津分蔡河上流,复合于下。

)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藉田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蘋渚,蜗涎上彩楹。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一言兴废竟谁明,不重南迁畏北征。二圣凄凉留五国,孤臣呜咽望三京。

九叶扬朱起大川,南都灵气未为偏。中原拨乱三千甲,反距兴王二百年。

白水午风高欲雨,赭阳春草绿生烟。赤符亦似皆神物,岂有沱河不必船。

风丝丝。雨丝丝。织到愁人肠断时。绿杨还乱吹。

昼迟迟。日迟迟。无数飞红吹下枝。流莺偏又知。

三山鹄袍十万众,两纪知名郑南仲。

妙年官赋甲秋闱,一发辄中仍再中。

岂知天地大变革,原夫八韵竟无用。

虽然改尔亦得力,斗南斗北声价哄。

黄金台降中书敕,水晶宫请博士俸。

得人岂必泥古法,省场舍选同乡贡。

儒风未尽弃端章,学徒尚多习弦诵。

但苦官冷饭不足,三载诳腹虀百瓮。

终更受代颇已久,始闻巨轴以诗送。

定是弟子多贤才,吴兴先生实梁栋。

即今佐邑号为簿,尹丞不殊权任重。

况乃唐昌风俗淳,山深岁稔少争讼。

丈夫讵皆作卿相,一命关系民疾痛。

偏见私意勿力竞,潜转密移但微讽。

方册频窥身尽贫,苞苴不纳心奚恐。

崇卑有无置度外,时一极目天宇空。

江东接壤异西浙,桑蚕春忙田晚种。

樽俎盘馔极俭啬,无大牲脔及乳湩。

吾闻易彖识时义,未妨枳棘栖鸾凤。

聊复亦耳磨岁月,慎勿轻为棺粪梦。

折臂最小儿,骨聋颡微广。

弗说螺蛳步,可以吞大象。

那敢谓其然,且幸日稍长。

顾似陶家郎,智识殊不爽。

强令侍师席,跳踉绕函文。

胡能辨滋味,舍鱼取熊掌。

但见蔬菓列,攫取如技疗。

嘉馈得虎脔,新猎出林莽。

对之懒下箸,杀气犹可想。

呼儿食之既,睥睨尚来往。

饕餮我所羞,跌荡或称赏。

服猛岂渠能,过奖谢吾党。

深惭如敞帚,有误千金享。

青鸟新传锦字诗,高情非是故相违。歌钟满坐风流客,不称山人鹤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