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一作正月十四日夜

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

薄雪初消野未耕,卖薪买酒看升平。

吾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有笑声。

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

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盖尚矣。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
岂但风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欢声遍。屈宋江山,还助说,莫惜金荷频卷。问寿何如,凤池三到,却放壶天晚。赤松应待,挂冠归伴萧散。

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杨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曒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两厓气争高,千仞皆竦峙。上窥摩苍穹,下视裂地纪。

丛峰互奔辏,乱石相触抵。棱棱树牙角,跃跃列虎兕。

有如两敌国,各自坚壁垒。汪洋牂牁江,到兹伏不起。

我来霜雪后,木落见山髓。篙痕在半壁,石路或倾圮。

缅想涨未消,崩腾复何似。维天有设险,今则胡须此。

江海无波澜,雄图怅已矣。扬舲玩苍翠,吹笛娱心耳。

宁忧峡路长,所恨风潮驶。人生何以乐,佳游对知己。

知己各西来,一帆念东指。思同山上石,独立望君子。

牧人何处秼清湍,廿万金钱空范韩。百二山河雄发刱,万千铁骑盛鸣銮。

国初累诏蠲租厚,奕叶承平放马宽。所在戎夷羁衅鼓,纷纷缯市掷壶餐。

孤鸾将鹤群,晴日丽春云。何幸晚飞者,清音长此闻。

我游黄庭风景暮,拄杖登危无好遇。怪见千夫伐老松,州郡督邮走无数。

龙麟短橛送飞岩,凤羽长梢委散雾。身直上飞仙石,下见龙潭郁吼怒。

老龙奋髯亦何为,昨夜雷声雨骤注。千嵌万窦争一门,不见潺湲有旁赴。

闻道山灵拥百脉,吮涧汲岩归此路。神物难悦转生嗔,凭高喷沫倾一吐。

排山倒海势莫当,千里闻声悚百惧。临流倚杖正太息,俄顷阴云复四布。

初看苍狗呵祝融,次第诸山一气锢。游氛雾淞迷人来,对眼不能辨近树。

走避山房两脚倾,芒鞋倒足皆失措。雷电高冈倍有权,风雨荒山益生怖。

中夜起坐畏霹雳,天威在手傥一误。又恐巨灵挈山逃,乾坤老腐将安厝。

转笑黄庭成梦游,许身魏媪得无忤。逝将去此适何乡,满目凄凉对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