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谯楼罢传角,将启东方明。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
整屐休迟回,径作匡庐行。是时凉云阁,茅屋鸡互鸣。
萧萧篱落破,已递机杼声。沿回且多趣,仰睇山峥嵘。
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荣。云树漏初曦,小立伤前程。
岩翁乐高褰,因知跋涉情。盘兹翠阁深,自照泉影清。
听猿步荒寂,乳窦百怪呈。屏障互隐见,松竹相回萦。
兼怀知己多,此际莫合并。萝阴匝道周,野卉难辨名。
聊从兰若留,危阑压飞甍。丘垄入怅望,牛羊践榛荆。
人生如浮沤,失壮良可惊。及时不济胜,老去怀不平。
瞭然看山眼,山意争邀迎。穷崖由此探,大笑长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