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向都门道。信匹马、羞重到。玉府骖鸾犹年少。宫花头上,御炉烟底,常日朝回早。霞觞翻手群仙笑。恨尘士人间易春老。白发愁占彤庭杳。红墙天阻,碧濠烟锁,细雨迷芳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昔年曾握手,今日喜重逢。樽酒论交旧,篇诗入兴浓。
长途淹骏骥,稚子识人龙。待聘吾儒事,斯文岂遂穷。
镇日逢迎酒肉昏,其中积秽隐难言。放怀难得春勾引,错把清溪当浴盆。
若有春来丘壑姿,筵开桂殿话幽期。紫薇日静生秋气,青琐苔封系客思。
天下欲安悬锁钥,苍生待治想威仪。万缘不入巢由耳,一夕君恩把酒卮。
三仙坛下吊孤忠,碧血当年祀寓公。庙貌无存严壑在,满山松桧飒灵风。
黯黯雨云晦,駸駸车马繁。
唯忧不及见,及见反无言。
年来户外故人疎,惭愧新词解起予。
贺监本家明与越,扁舟来访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