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

汝阳真天人,绢帽著红槿。

缠头三百万,不买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尽花不陨。

当时谪仙人,逸韵谢封畛。

诗成天一笑,万象解寒窘。

惊开小桃杏,不待雷发轸。

余波尚涓滴,乞与居易稹。

尔来谁复见,前辈风流尽。

寂寞两诗人,残红对樱笋。

饥肠得一醉,妙语传不泯。

君来恨不与,更复相牵引。

我老心已灰,空烦扇余烬。

天游照六凿,虚空扫充牣。

悬知色竟空,那复嗜乌吻。

萧然一方丈,居士老庞蕴。

散花従满裓,不答天女问。

故人犹故日,怨句写余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费栏楯。

应虞已毙蛇,折尾时一蠢。

仄闻孟光贤,未学处仲忍。

(开阁放出,事见本传。

)寄招应已足,左右侍云鬓。

何时花月夜,羊酒谢不敏。

此生如幻耳,戏语君勿愠。

应同亡是公,一对子虚听。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嗟我不淑,实昧前算。刚而不克,柔而靡断。方覆一篑,废涂于半。

汎汎中流,茫茫道岸。

两轮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何似从容来小住,倾美酒,听高歌。
人生今古不须磨。积教多。似尘沙。未必坚牢,划地事堪嗟。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

輶车运在轮,飞骨须六翮。

喜气朝从驿使来,金函桂籍到容台。千人入试百人中,两弟登科一弟魁。

都下群公誇竞秀,关西诸子总奇才。黄封内酝须多领,更向春风听荐雷。

将军懒著鵔鸃冠,买得林丘小洞天。十亩琅玕寒照座,一溪罗带恰通船。

行当雪夜寻安道,先欲松风借玉川。雨洗娟娟君会否,乞分半亩慰垂涎。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