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晞阻谓有穷,讯高云可达。剪削何当上,冥昧且兹发。
天表既排度,山野遂侈阔。新禅宅窈窱,古隘际阊阖。
松莽非人宁,芝秀有真掇。耸崖愕四矫,潮江眙两匝。
纬带万畛殊,烟云千里合。归乘中谷风,萧条感林飒。
君不见万山下沈石一片,当时谁识征南面。千年而后或在山,陵谷从来有迁变。
又不见唐求山人一个瓢,贮以诗稿江中抛。为祝斯文不沈没,得者自识吾心劳。
从古名心不肯死,姓氏长教堆故纸。骨虽已朽力可争,所志区区只在此。
晴沙观察操选政,隐然以诗为性命。对此如逢桑梓恭,采来似奉輶轩令。
选诗既毕还梓诗,梓之不尽终有遗。录取精华置糟粕,其诗自在当听之。
欲将剩稿投水火,素斋居士言不可。请从刘蜕文冢例,藏以玄宫位置妥。
一抔黄土函精英,深山夜黑风雨惊。青磷熠熠来相迎,冷光闪烁如有声。
如有声,不能语。多年故鬼小于黍,彳亍寒空泪如雨。
吁嗟乎,文字潜幽气不灭,浆酒寒浇心尚热。请看一字二字间,犹是千痕万痕血。
我闻嘉会惜未逢,今请一言陈贾公。昔人有诗集,曾藏佛寺中。
何不将此置之龙光塔,呵护仗彼诸天功。旃檀香辟蟫蠹走,波罗巾拂煤炱封。
安知五十八卷无人续,来补先生所不足。不教沧海有遗珠,更遣蓝田还种玉。
沙中再拣几番金,椽外时逢一枝竹。但令死作焰如虹,莫便生将剑埋狱。
我愿告君速开圹,定有精光一齐放。得书不比汲郡人,发丘且学中郎将。
沅州官长多宿儒,就中双绝天下无。岿然蓝翁贤大夫,起家禁近官中书。
二十六科谁与俱,省郎今尽前辈呼。乾隆之间大郡除,卅年仍羁铜虎符。
抱九仙骨何清臞,耳聪眸了行且趋。典史之职诚区区,谁其任者蒋宾隅。
蚤登乙科文誉都,手编县谱墨绶纡。偶蹶不乐人持扶,一命亦济奚卑污。
树兰千丛梅百株,以吏为隐诗为娱。我来楚南停轺车,一时投契苔岑如。
两贤官守崇庳殊,要以同志道不孤。蓝翁于我为枌榆,漳江之湄翁故庐。
诗人山涧今云徂。鹿洲一集体用储。黄籍虽迁业不渝,翁能继之恢远谟。
我有同舟延陵吴,亦与蒋侯同闬闾。时作吴语聆吴歈,乡心傥亦思莼鲈。
此间欢会平生逾,却忆所历增欷歔。岂无倾盖临交衢,致身往往非一途。
转喉时防笑我迂,颇闻同官亦龃龉。道不相谋冰炭居,才人蛱蝶名士鸲。
祇合学隐随蜘蛛,聚星在此吾不图。协恭相励皆廉隅,山城硗确非膏腴。
厚培民气须吾徒,昔日疮痍今裤襦。苗蛮詟栗闾阎苏,独惜难留大令虑。
清声万口徒嗟吁,安得公等连茅茹。尽致尊显经纶敷,勿使人嗤儒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