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十首 其四

名与身孰亲。哀哉世俗狥荣。驰骛竭力丧精。得失相纷忧惊。自贪勤苦不宁。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猜你喜欢

自有浮云恋,非因倦鸟还。林光清客梦,湖色驻人颜。

岁序高悬榻,风尘老抱关。不投明月璧,甘隐大雷山。

欲向江湖去,何年理钓蓑。城山入楼近,邻竹过墙多。

春瓮浮红酒,晴天戏白鹅。闭门且消病,俗吏莫相过。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万事荣枯一聚尘,尘中谁是独醒人。

壮无学力吟将退,老入贤关路转贫。

昨夜立秋凉到晓,空斋对月静如宾。

首阳千载蕨薇绿,唯有夷齐纪逸民。

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

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閒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