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晚打西江渡。便抬头、严城鼓角,乱烟深处。无限珠玑双手接,颇觉奚囊暴富。强载月、空舟回去。劝子不须忧百草,四周维、自著灵鳌柱。互今古,只如许。
杭州直北还乡路。想山中、猿呼鹿啸,鹭翔鸥舞。尽道翁归真个也,只怕颜容非故。愿从此、耕云钓雨。盘谷幽深空谷杳,但书来、时寄相思句。千里外,镇延伫。
二十年前写试册,六儿娶妇在京得。老兄一见泪淋浪,此是弟兄始通籍。
保和殿上风日炎,弟坐殿廊兄内室。兄当淹迟日逾午,弟为兄忧卷将撤。
三篇以后不停挥,欲代兄书完赵璧。那知书竟两无误,下殿三竿见斜日。
朝房不坐寂无事,弟抽鼠毫尽馀墨。迄今回首恍如梦,石洞场边草萧瑟。
常经庐馆问行寓,回忆都城遇兵燹。甘泉宫中照烽火,铜驼陌上生荆棘。
德兵携去褚翁书,倭人拾去羲之帖。武英殿版付焚毁,永乐大典无从觅。
吾弟此卷何处藏,并无蛛丝与鼠迹。糊名纸角灿然新,如见挥毫墨犹湿。
卷面二甲九十五,朱字标题先帝笔。卷尾读卷十大臣,首恩次徐终为薛。
肝肠崩裂难久看,付与六儿长什袭。作诗记事寄拙园,明岁入都跋卷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