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柳外烟迷,花梢日暮,画堂酒意阑珊。听一声去也,瘦损朱颜。
寸寸柔肠千断,携素手、密赠双环。离情苦,几番欲诉,先揾罗衫。
羞看。水边白鹭,一对对闲游,红蓼花滩。恨西风吹急,远送征帆。
望断天涯不见,难回首、背倚雕栏。从今后,相逢何处,依旧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