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同前)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远道行宜夏日长,不辞当暑就炎方。家贫易起秋闺怨,母在惊闻早稼荒。

湖上故人携手遍,日边高鸟引帆翔。尊前别后论生事,橘柚千头海外乡。

乱发鬖鬖不作緺,常将两手自搔爬。飞蓬毕世无膏沐,一样绸缪是室家。

艳淑如斯例作尘,相逢可即昔时人。愿将彼骨吹成土,持葬儿今屡转身。

依然木石居,造物任乘除。

时事今休问,山中计不疎。

泉声增雨后,禽语变春初。

吟得诗名世,终身甘荷锄。

柳外烟迷,花梢日暮,画堂酒意阑珊。听一声去也,瘦损朱颜。

寸寸柔肠千断,携素手、密赠双环。离情苦,几番欲诉,先揾罗衫。

羞看。水边白鹭,一对对闲游,红蓼花滩。恨西风吹急,远送征帆。

望断天涯不见,难回首、背倚雕栏。从今后,相逢何处,依旧巫山。

壮年不觉登三纪,正月如今过一旬。

人寿短长难定准,春期九十更逡巡。

纵当簿领无馀暇,自合眉头且强伸。

况值山城公事简,不谋笑饮是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