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何岁无风雨。楼台底事随波去。归棹望谯门。沙痕炯断云。诗成空吊古。想像经行处。陵谷有余悲。举觞浇别离。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艰危珍匣笥,持赠慰荒榛。乍展疑先晋,徐看识故人。
老来书自圣,别久意逾真。前日传家信,犹然寄问频。
含羞倚醉不成,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何人求死不得死,有士欲生而舍生。谁谓古今人品异,要于出处自权衡。
太白峰头太白歌,太白不归天奈何。风雨惊回一场梦,江湖拈起十年蓑。
山僧借谕葫芦缠,武帝收功瓠子河。若道维摩元示病,老夫当日病还多。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