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东郊春旗平旦回,泰坛灯光夜复开。太平天子运元极,佳辰令节参差来。
湘南小臣复何有,阳和亦到寒城柳。巷陌罗幡挂玉叙,楼台画烛临朱牖。
家家夜坐吹笙竽,对此忘却居边隅。千金斗酒不爱惜,五夜宴客同欢娱。
陈孟公,张子房,两枝玉树临中堂。高才八韵并倾座,少年百步能穿杨。
驷马初过桑梓里,双星更度银河水。日射金屏孔雀飞,池开锦浪鸳鸯喜。
洗觥酌君君莫辞,人生难得似君时。且趁春花欲烂熳,与君终日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