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来者六,一岁至甫再。虽抱促膝怀,屡以溽雨碍。
桥南官河浚,近渐柴门对。万泉之上游,诸峰受以黛。
鳞鳞风漪来,动荡日光碎。空际飞鸟影,落我衣襟内。
小坐沙石旁,忽听村犬吠。始知园庐近,复资蔬亩溉。
半日问水源,不独观撷菜。
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
十丈花开玉井峰,藤萝亦附灌木丛。
可怜浮食不根着,南北羁旅如燕鸿。
倦飞欲返返未得,梦魂时绕三径松。
故人相见发孤笑,执热一濯清穆风。
小倾家酿歌骊驹,有怀未吐行匆匆。
山寒不开北枝梅,地远谁树南荆枫。
欲谈此意无为领,拨灰消尽麒麟红。
未免随俗且折腰,薄以今古浇其胸。
六经之泽溉万世,譬如畦稻宵露蒙。
陈言有味可涵泳,环堵差胜朝市中。
退之一赋吾未许,二禽雅意岂愿笼。
乘轩执圭何有哉。日光熠熠尘飞空。
由来贤达多下位,高原不解生芙蓉。
龙鱼仙伯妙此理,垂云小憇来儒宫。
洞庭湘山入诗句,借与光彩胜赮虹。
百闻不及一见面,独对霜月搔飞蓬。
清光何事亦多阙,试为问之修月翁。
佳时已过鹊成桥,菰米榆钱忽乱漂。
明月避人应此夜,烈风欺客更崇朝。
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
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
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
自古山河归圣主,子阳虚共汉家争。
折得寒梅全未开,铜瓶贮水养根荄。临鸾竞洗晨妆面,疑是春风入户来。
山谷崎岖路寂寥,我行今日是何朝。春归阳木青先变,雪落阴崖冻不消。
迟日映云犹未暖,馀寒挟雨尚能骄。绝闻近舍村酤美,野老相逢苦见邀。
碧渚苍云路,长帆几叶还。趁秋行九子,携谱看庐山。
采药灵溪见,映花石户关。孤藤双竹屦,听尽水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