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
锦帐罗帏影独。
离人无语消魂。
细雨斜风掩门。
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七夕庭中罗绮乾,邻家应是鄙儒冠。文章满腹无人识,铺与青天白日看。
休言鱼鸟共悠悠,归忆龙川意更稠。客舫梦魂江月冷,宦游迹踪水烟浮。
朝歌荔浦珠连榻,晚对池光镜满楼。眼底名驹方駮踏,当时诗句可横秋。
窗竹晴逾静,庭花煖自开。客閒时共对,邻熟许移栽。
司马元多病,襄阳岂不才。石田与茅屋,归去未荒苔。
湖州鸿禧寺,夜静似深山。晚磬月中细,晨钟院外闲。
经声连竹径,佛火出花关。禅舍浑无事,灯光动旅颜。
舟次丹阳成陆走,驱车长坂复经丘。青山东去连京口,红日西沈向石头。
客路最嫌鸡戒晓,乡心生怕雁横秋。明朝定宿乌衣巷,斗酒还浇逆旅愁。
虚蕉诚易犯,危藤复将啮。一随柯已微,当年信长诀。
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妍容一旦罢,孤灯行自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