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中不减台端峻,池上来従柱下严。
同直旧曾连月久,暂来还喜二公兼。
〈仆顷与孙莘老同在谏垣,与彭器资同在西掖。
〉直言已许侵弹奏,新告行闻振滞淹。
顾我粗官何所与,西曹只合论茶盐。
早岁同科止六人,中年零落半埃尘。
却将旧学收新进,几误今生是后身。
肮脏别都遗老骥,沉埋秘府愧潜鳞。
〈制科前辈今独张公安道一人。
后来未用,惟张去华而已。
〉怜君尚胜刘蕡在,白首诸侯呼上宾。
〉主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暮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余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寒夜冷。终日离愁如断梗。如断梗。日久春长,银瓶落井。
落梧惊梦凭谁醒。窗前窗后花枝影。花枝影。玉漏催残,孤灯半隐。
雁飞云抹攲斜字,鱼跃波摇出没星。
闇闇积雨浸城皋,四望平畴白浪高。太息人材无董贾,可怜经济属萧曹。
山东璧马祠河伯,海上旌旗拥贼壕。燮理自知廊庙贵,腐儒忧国谩心劳。
追陪昔忆云霄上,邂逅今怜瘴霭中。适意江山随处有,异乡风味此霄同。
时情局变除方觉,诗思澜翻醉亦工。久雨炎威销太半,征帆又逐五更风。
为善从吾志,追攀敢避难?如循孤径上,将倚半天看。
尺寸寻梯级,虚空转曲盘。日跻长畏踬,跬步讵怀安?
出谷知岩峻,登峰历磴寒。仰行卑故迹,俯立旷新观。
日月辉应近,云霄志未阑。圣朝方宅俊,儒术尽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