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

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清明畅。

礼乐新。

候龙景。

练贞辰。

我负春秋几佳日,问公佳日有诗无。者番引玉非干誉,以砚为田似未芜。

行乐暮年忌病痛,偶谈时事又惊吁。新吟击节同欣赏,寄语须防碎鼎瑚。

孤标开墨沼,劲气入霜毫。谢庭春色好,玉树两相高。

入夏草木长,林壑迥幽雅。云际川光浮,石罅岩溜泻。

谁当三伏中,高会江亭下。倚席和棹歌,纵目极平野。

鸥波浩荡间,羡彼舟游者。临渊空有言,结网人何者。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

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