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新亭彼谁搆,名因翰林揭。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
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