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雁过白云冷,木落遥山碧。游筇懒不携,良友近可即。
平地当登高,少长集吟室。有酒期共饮,欢焉布瑶席。
座无拘忌流,醉醒取各适。襟情未必同,臭味自不隔。
古人师与友,所重均受益。后世务面交,毁誉乱曲直。
攻玉藉他山,引针赖磁石。各勉百年身,磨砻互尽力。
是时日欲暮,寒光动西壁。照见座中人,各有好颜色。
聚首苦不常,欢饮忘主客。相期敦久要,觞咏继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