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
言也准规圆,动兮模矩方。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
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
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
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
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
频来复频往,施报责相当。仪节稍疏旷,雷声笑为狂。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破獍食其父,䲭枭食其母。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
维乌恒反哺,维雁行不补。鹡鸰鸟之微,友义良独苦。
虽无华虫文,舌不逮鹦鹉。飞鸣行摇摇,急难亦堪武。
疾风一枝安,百鸟谁敢侮。
天地收功固欲全,朝廷恩惠岂容偏。饥羸大众粟不足,县令胡颜入俸钱。
至尊宵旰久茕茕,戎马何缘践帝京。文武虚誇能坐啸,风尘谁解作长城。
昭阳殿里箫声断,长乐宫中月色明。血诏一通堪痛绝,普天传视泪如倾。
月峰歌,孤峰壁立何嵯峨。遥岑深夜露寒魄,碧空景泛琉璃波。
禅心自与秋空并,皎洁圆明两辉映。一毫不扰天境澄,万籁收声俗嚣静。
兹山住锡今几年,上方殊胜犹依然。林泉自喜足幽憩,机关已觉忘尘缘。
九夏三冬戒律精,空岩草木应知名。相期后夜访高致,长啸一声山月明。
石藓侵裙碧,苔花印屐微。西园桃李惜芳菲。暗恼无情胡蝶、送春归。
似梦犹迷草,寻香故绕衣。逡巡把扇怕惊飞。要扑一双粉本、画屏帏。
西兴潮半落,渔浦日初昏。
岳面云收脚,沙头浪积痕。
楼钟鸣野寺,船鼓入江村。
回首长安路,归心几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