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蓟北三年客,常愁马足尘。平川理舟楫,清夜下江津。
秋夜穿蒲苇,波光共羽鳞。莼鲈思未得,亦自慰征人。
野岸临无地,孤吟在水涯。俯头千尺月,回首两层花。
人影藏深树,村烟落晚鸦。数家茅屋畔,阅尽几春华。
半夜燃犀采石江,江神无处避馀光。未应赤帻能为害,窥见渊鱼已不祥。
春雨夜来多,春潮添几尺。今朝江口望,或有南归客。
枯榆偃蹇若苍龙,影占荒郊半亩宫。下有牧羊双稚子,卧吹芦管对西风。
这个修行理最深。水里淘金。见天清净处、细搜寻。
唯风月、是知音。绵绵永永无令歇,如捞得、称嘉吟。
一从携去上高岑。方能显、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