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免攒眉对俗人,青山为枕云为身。这回便得从吾乐,事事从吾事事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秋气清如此,秋花香奈何。
人生还健在,月色况明多。
有酒君当醉,无愁我欲歌。
楼高俯松顶,谁共酌姮娥。
阴阴嘉树杂花残,下畹行吟静更欢。
草叶参差聊藉带,竹皮纷堕即为冠。
馀杯更辨浮冰酎,小衽初思御月纨。
公有吾庐无限爱,海图周传不同看。
戴子含芳姿,婉彼幽兰质。采在水一方,晤言结同室。
习习惠风扬,美誉云端溢。荣华岂不好,而乃耽著述。
伸纸弄柔翰,冥心如有失。古道当告谁,徬徨求侣匹。
去去东流水,杳杳西倾日。努力振斯文,贻彼后死得。
天地非不仁,万物自刍狗。
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
田家挽双角,归理缫丝釜。
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
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
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
夕阳鸦背寒,暝色灯花落。际以茕然身,那能不悲作。
玉泉洞下留仙谷,伏虎岩前遇吕仙。却怪长公无一字,偏将墨洒佛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