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集超初地,工毫構妙缘。
星占世外聚,月写相中圆。
指指谁标谕,心心自默传。
惟应阿堵处,俱是到忘筌。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凤凰不见祇空台,底事台存凤不来。应到缑山还且住,定游阿阁不能回。
江山不改当时旧,宾客何妨尽日陪。待作箫声勾唤处,有时飞舞下云堆。
寄语文章守,游人去已遥。新诗吟不彻,春兴一何饶。
万壑排云出,孤村抱郭幽。雨深斑竹岭,风急白菽洲。
滩响夜方壮,萤光湿不流。乡关应最乐,无那旅中游。
此日同人共举杯,亲朋老少喜追陪。屠苏旧例君知否,不让先来让后来。
家山花柳春,侍女髻鬟绿。出处亦何心,晴云在空谷。
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寰区叹屈瞻天问,
夷貊闻诗过海求。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
何当世祖从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