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 其二

朝辞黄阁谢君王,暮向成都问草堂。璇毂亲扶尧日月,云章曾补舜衣裳。

由来道大难为用,此日功成且退藏。满地落花春梦醒,濯清亭上听沧浪。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万夫起铜盘,拔地一千丈。宁知白露华,暗满菊花上。

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不将一事挂匈中,荡荡乾坤在此躬。恰似云开天穆穆,更如冰泮水瀜瀜。

因无邪妄名为寂,岂为虚无即堕空。履薄临深缘底事,只愁无浪又生风。

烛龙扬辉三万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幽崖毫发尽分明,遍照闾阎无彼此。

此烛本是台星精,时当有道泰阶平。天子居宸运斗柄,玉烛均调万化成。

有时化作剑光紫,气射斗牛难逼迩。忽悬秘阁灼青藜,更与文人校书史。

书史千年杳莫寻,师相曾研万古心。玉衡四转提常正,水镜平涵江汉深。

即今入践微垣侧,一片丹心扶帝极。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辉尚结云霞色。

道经沛郡昴星浮,萧相当年辅赤刘。天垂五老扶皇业,霸术看同爝火流。

此时上将开营待,列炬华筵吐精彩。万柝应知野燧消,一弯尚藉天灯在。

宴罢仙槎且复乘,沿河星斗辉相凌。岂知滕阁迟王勃,更有龙门御李膺。

夜深剪烛延清话,香蜡频销未忍谢。撤送座上双短檠,一路流光欢见借。

深院金莲不敢知,凿壁今资鼎说诗。大臣自受朝阳宠,贫女亦邀邻屋私。

烨烨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自思献曝本怀诚,岂患扪烛徒博笑。

长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视四方知。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师。

晚风残照岸乌巾,小借禅床憩旅身。

坐对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

聊为江畔骑驴客,难会云间驾鹤宾。

泡沫风灯成一笑,近来东海又扬尘。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