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月湖一泓天镜光,湖上居人临水傍。绿堤不种桃与李,春风绕舍琅玕长。
晴云低拂苍波浅,坐来引兴潇湘远。凉气常涵碧树秋,清阴每落渔矶晚。
由来清景难久留,曳裾今向王门游。身依蓟北关山迥,梦落闽南烟雨愁。
家林犹喜未衰歇,客路不须叹离别。他年当乞鉴湖归,截取长竿钓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