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舒元舆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舒元舆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落泪哀悼。

猜你喜欢

何处寻春色,园林已断肠。居然怜野草,惟此换年芳。

残烧回春久,香泥去路长。能令南浦碧,未觉五陵芳。

拾翠迷寒食,飞红卧夕阳。遥知青冢恨,南北两茫茫。

残弦少新张,孤琴久难理。回舟抱汝来,弃置复似此,譬彼良友朋,愈疏道深耻。

平生所绸缪,焉能缺终始。时迕事竟违,幽情递变徙。

况罹雉罗间,赤舄羞几几。晨床蒙蛛丝,宵月啮鼯齿。

惨澹金博山,音断琅玕水。中庭买双鹤,饥鵛鸣未已。

旧欢尚零落,新知安足倚。人生慎离合,明发泪清泚。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锁簟,寄与独眠人。

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浦溆苍茫水不流,回风断处见兰舟。壮怀岑寂哀情动,忽忆汾河九月秋。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

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

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

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

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

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

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

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