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锵洋鸣玉珮,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猜你喜欢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莫嫌尘土佯遮面,
能向楼台强出头。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
假饶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

公作庐陵掾,先君官赣州。书邮时问讯,江驿几淹留。

抚事今安在,临风涕莫收。谁为耆旧传,好寄竹林游。

澎湖一岛若可弃,乃与台厦相控援。屹立沧溟大海中,褊小疆隅难比县。

不产禾苗产杂粱,习惯波涛业渔佃。去秋台飓风为灾,咸雨飞飞浪花溅。

今春渤澥我开帆,海波阵阵心旌战。及抵澎山日已迟,人无人色面非面。

那得薯丝煮为縻,但捞海菜日充咽。苟非义仓钱三千,民命不绝已如线。

凤山徐令目见之,分查户口同二掾。酌济灾黎办八分,薯米金钱亦云遍。

圣恩如海自汪洋,大府关心尤眷恋。蔡子澎湖特起才,献我新诗颇婉嬿。

心伤梓里少多藏,社仓欲救饥馑荐。书生识见未云周,我读其诗心窃善。

绸缪未雨小民知,康济同心吾辈见。社与义仓理则同,力苦澎民孱且倦。

台阳乃是产米区,盍酌盈虚权通变。以补不足赖有馀,集众人力工易奠。

拨数千石资澎湖,有备无患民欣忭。社仓义仓分或兼,官捐民捐从所便。

常平额设有成规,兵米无多曾借碾。但令海岛富仓储,宿饱家家米价贱。

旱潦倘或遇偏灾,岂作仓皇幕巢燕。我公台海颂神君,定有吁谟计安晏。

同舟共济合献知,越俎代谋自嫌擅。作歌聊以当书笺,博得开缄一笑冁。

来朝闻说好开船,怕见风涛笔先颤。

欲种梅花无古根,手移兰茁上瓷盆。

却忧偪仄伤兰性,自下清招为返魂。

驿路近津桥,星河接海遥。露塘风折苇,沙屿月平潮。

远火渡头急,疏钟湖外飘。那堪凄凉夕,凉景入寒条。

青鸟衔来双鲤鱼,自缄红泪请回车。

六朝文体闲征遍,那有萧娘谢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