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京洛饶贤贵,吴会富华腴。虽复堪身筴,要非中所愉。
仰希上皇风,俯卜静者庐。荆渚无浊流,阳羡有幽区。
山自离墨来,溪由罨画舒。以兹耕蚕业,不复废诗书。
春问茶女茶,秋逐渔父渔。朝饥拾野穗,晚供剪畦蔬。
蓬累故何滞,鴳适当更余。窃从柴桑叟,相为咏移居。
毋使车马知,令汝苍苔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