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熹宗之朝盗窃柄,国事稠浊由诸阉。刊章告密满天下,劫火烈烈昆冈炎。
忠端骨鲠置牢户,少保强项遭髡钳。《三朝要典》乱白黑,尔曹病热徒狂谵。
膺滂之后爱名节,翁与吾父均酸咸。忠泉出井流不涸,孝笋拔地天能参。
东都坛墠立名字,西园邸阁纷袿襜。怀宁乱贙老逾怒,矫尾直拂钟山岩。
我师秋浦魁垒士,便树颐颏张须髯。一呼袒裼暴猛兽,笔阵霍若霜锋铦。
妖么得志逞报复,一网尽矣心所甘。王师南下明社屋,人头畜鸣尽夷歼。
四十年来市朝换,曜灵急景奔惊帆。崇文门外党碑倒,沙石磨治苔纹嵌。
平生先子胶漆友,半作黄叶经秋芟。晨星落落只翁在,开元轶事馀谁谙?
先朝钩党有本末,冰玉硌礐秋阳暹。今人往往咎过激,毋乃丑正丛讥谭。
呜呼吾父没已久,墓门郁郁愁松杉。累翁一片道旁碣,请放健笔为雕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