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自失中原路,夷犹瘴海边。
病依山鬼卧,穷得故人怜。
白发亲蛮俗,丹心老戍烟。
南征有铜柱,谁记伏波贤。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
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终日坐寥寂,出门朋好疏。喜逢故乡使,接得倚闾书。
久客怜亲老,多愁复岁除。微吟对孤烛,萧瑟夜窗虚。
木犀花落捣成泥,霜后新橙配作齑。
犹恐夜深妨酒渴,教添玉乳御儿梨。
晓上武峰顶,漫天雾未开。无风云意懒,多雨竹梢颓。
寥落空存寺,登临尚有台。江山归一览,俯仰兴悠哉。
久矣冥行堕嶮巇,乐哉偶得谢招麾。
放怀身世相忘地,夙驾山林独往时。
纵老岂容妨痛饮,更慵亦未废新诗。
超然自喜生涯别,始叹龟堂见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