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
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京洛共缁尘。
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寒梅如高人,冰雪凛风期。
霜威凌万木,孤芳缀疏枝。
古来岁寒心,肯与时节移。
家家浣溪南,横斜映笆篱。
老树更崛奇,矫矫蛟龙姿。
中有调鼎味,几年江之湄。
征衫十年寒,霜蹄快追随。
先生羊叔子,到处英名垂。
对花有妙语,豪气无百卮。
兴来属湛辈,同出舂容诗。
千章松下一茅庐,见说徵君旧隐居。苔径不逢时贵马,花栏长揖故人车。
风清竹屋闻幽鸟,雨绿荷盆出稚鱼。咫尺三山云水隔,不图学剑学兵书。
周览若有失,遥怀辄引领。白云先客在,春入空山静。
松风答樵歌,萝月带潭影。达者能栖心,至此更深省。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相知总让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