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监,河冰卧玉碗。
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
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
纷华戚里不胜春,年少横行贵绝伦。待媵尽歌江有汜,于田乍赋巷无人。
乍惊岭雪寒梅绽。暖阁红炉妆遍。锦帐佳人睡暖。冰壶一夜满。
烟寒山色偏宜远。楼上帘垂不捲。风急雁行吹断。云乱江天晓。
桃李香中八九家,青旗高挂绿杨斜。晚来风色渡头急,满地萧萧杨白花。
一见遽言别,其如南北情。君今何水部,吾岂谢宣城。
帆影树中出,河流天际平。谁无感怀赋,两地共秋声。
有鹤褊褼海上来,乘风爰止梁王台。洪河怒涛野萧瑟,含情顾影却飞回。
十洲来往群仙戏,举身下上随云气。君不见夜来东海头,南极一星光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