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从来我自知,商岩霖雨偶愆期。祇应须鬓年来改,不及高宗梦里时。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杨柳陂头日问津,萧然犹是未归身。愁中诗句真佳友,客里青毡似故人。
时务策成安命薄,绝交书至悟家贫。白沙翠竹秋江路,思得渔童捧钓纶。
苍梧西望白云寒,此去庭闱彩袖宽。三百滩声喧过掉,万重山色入征鞍。
涉江定解湘妃佩,访古应寻葛令丹。记取离鸾弦上曲,趋庭閒听署中弹。
楚蒙山下树围村,共识先朝柱史门。衣上主恩馀獬廌,水边家计有鸡豚。
初怜忤贵兼辞富,晚喜生儿且见孙。惆怅同袍不同国,寿筵何日对芳樽。
水共长天不尽头,石溪奇处着危楼。
我来倚徒阑干看,风撼芦花叶叶秋。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明斯二理,自然造化合玄同。密密至虚守静,便见无中妙有,九穷一齐通。直下承当去,个是主人公。莫着无,莫着有,莫着空。疑团打就,只今突出妙高峰。拨置纷纷外境,收拾灵灵底个,生化了无穷。毕竟作么道,日向岭东红。
帘外燕翩翩,归时在社前。
不辞飞渡海,来看赛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