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佳客。主人三十朝大夫,满座森然见矛戟。北窗卧簟连心花,竹里蝉鸣西日斜。羽扇摇风却珠汗,玉盆贮水割甘瓜。云峰峨峨自冰雪,坐对芳樽不知热。醉来但挂葛巾眠,莫道明朝有离别。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四百耸耸峰插天,一观万树青苍连。白头道士对棋局,碧眼小童鸣管弦。
丹灶古泥浮紫气,修篁符叶霭苍烟。仙禽似有相留意,啼伴山房几觉眠。
新安非欲枉帆过,海内如君有几何。醉里别时秋水色,老人南望一狂歌。
苍松郁郁石嵯峨,上下因依有女萝。虎魄凝流千岁少,羊群分跪一拳多。
所须为地期相向,遂以名轩示不磨。宾客定如东阁盛,或来醉卧或吟哦。
贫舍无旨蓄,种圃治寒蔬。
纵横数席间,灌溉亦勤劬。
积雨有新甲,时摘付中厨。
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
一句子,少机杼。
作是思惟时,吾心在何许。
芭蕉叶上三更雨。
汉帝秋风在柏梁,一时词赋有辉光。那知此日文园令,犹有金茎露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