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香火岁时祭,湖水似臣心。清流不断,千年姓字列东林。
未了生前遗憾,岂是先生力薄,无计破群阴。固有浩然气,天地是知音。
二百载,方寸石,竟难沈。人间万事,忧喜得失古犹今。
天道好还之理,旧物完璞不损,四字抵千金。永锡子孙福,世守此规箴。
北陌争迎丞相车,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纷纷夹道趋,旌旗猎猎照通衢。
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
贤愚贵贱俱物役,始觉名利真区区。
我亦年来忝簪绂,苛礼羁人日湮汨。
往来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发。
平明联辔逐西风,归路三更踏明月。
解貂野店贳浊酒,醉罢高谭偃溟渤。
风尘薄宦君勿悲,犹胜低回场屋时。
乌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终夜照红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