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霜气深,落月千里阴。之子未高卧,相思共此心。
一夜梧桐老,闻君江上琴。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本是三山侣,闲为七泽游。
放宽千里目,散遣一身愁。
诗韵松来往,经窗竹献酬。
蒙头一衲外,万事看浮沤。
折桂当年事,簪花此日因。仅馀千里志,空老六朝身。
时会有今昔,物华无故新。又欣轮满夜,同醉庾楼人。
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
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
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逢人每每问康宁,地远何由一寄声。仕已无心聊玩世,栖迟有宅尚依京。
柳边细水閒临鹤,花下深杯独送莺。似此逍遥知不老,百年诗酒是长生。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