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楼前双溪市。尽住水晶宫里。人共荷花丽。更无一点尘埃气。不会史君匆匆至。又作匆匆去计。谁解连红袂。大家都把兰舟系。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彭泽归来纵此身,每从醉里见天真。白衣不至浑闲事,自有寻常漉酒巾。
杨柳一蝉清,关河九日行。
却来时未熟,此去雨初晴。
仆懶嫌书重,驴幽喜骨轻。
还因得新句,山寺遍题名。
谷穗虚穰草色熏,满前堆积漫如囷。一餐到口还无济,辛苦田间力稼人。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
自称豁达老,人号嗫嚅翁。
一别西湖已廿年,旧游林壑异风烟。苏公堤上花存几,林逋宅前山自妍。
半压荷湾犹舞袖,已残柳岸尚歌弦。兵戈忍使繁华破,今古清波漫画船。
衮衣暮入飞龙殿,明祀朝歆纯德山。不为弓刀留汉水,岂应松柏惨愁颜。
翠华映入飘仙洞,紫气浮空拥穆关。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