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
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
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甘霔令年应祷祈,屏除荤茹与君齐。化行自是恩波远,何止春郊雨一犁。
心赏南楼一味凉,波光山影上藜床。莫言体国非吾事,好梦不能千里长。
翠剪云头万朵花,树梢残雪伴栖鸦。寒风吹得苍烟断,露出茅茨一两家。
贡路长安里,三年别钓矶。
只因吟事僻,宁免识人非。
性拙趋时少,家贫过客稀。
春风归去日,同采故山薇。
忆昨长安元夕来,五侯弦管上楼台。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
山上常珍紫蕨生,山中幽意白云行。等閒孺子休相聒,无那桥边去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