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涪翁幾日客,遗墨徧苍崖。

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

雲归就簷宿,江怒触山迴。

更欲窮幽赏,城头叠鼓催。

梅岭候偏宜,梅花岭上窥。报瑶人去远,踏雪马行迟。

驿使春前发,乡心笛里知。已从关路北,犹觅向南枝。

碧桃花下访临邛,

含笑开门有病容。

带一分愁情更好,

不多时别兴尤浓。

枕衾先自留虚席,

衣扣迟郎解内重。

亲举纤纤偎颊看,

分明不是梦中逢。

明河淡月疏星,闺房永夜珠帘卷。纱窗风紧,银屏灯暗,慵开书卷。

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

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

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

城中七月犹炎暑,城下归人趁行侣。十年为客忆东吴,一日辞亲发南楚。

楚江吴江路几多,扬帆处处尽经过。琵琶亭边有明月,长干门前闻踏歌。

千里苏台在行目,忽度枫桥到乡曲。顾瞻桑梓杂悲欢,纷引亲朋问寒燠。

吴中归日嘉可游,知君未得久淹留。晚岁还为越乡叹,他州重有倚门愁。

闻君江上拥旌旄,共羡书生胆气豪。家学旧传黄石略,汉恩新赐紫貂袍。

一身许国风霜苦,半壁支天汗马劳。此日艰难知不惜,沙场麟阁属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