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一

东风无处不阳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沉吟久,国事费疑猜。惯听大江流日夜,难凭杯酒洗尘埃。

小醉即悠哉。

记得一为别,不知花几残。风回春阁煖,雨滴客心寒。

雁影疑曾识,笺尘不忍看。当年携手处,觉梦已更阑。

蓬蓬万物等毫毛,枉费纵横百战劳。看透人间无敌手,陶唐一着总输高。

千峰雪尽鸟声春,日永孤吟野水滨。

霄汉路岐升未得,花时空拂满衣尘。

徽陵当日拯残唐,五季之间号小康。因兽害田秋罢猎,为民求主夜焚香。

八年功德丹青在,千古明灵祭祀长。欲识此邦遗爱事,庙槐人敬似甘棠。

欹枕高眠日午春,酒酣睡足最闲身。

明朝会得穷通理,未必输他马上人。